首页 > 今日必看 > >正文

你们知道宋代的“温碗”和我们平时吃饭的碗有什么不同吗?“贯耳瓶”的一对“大耳朵”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2月5日,全省首个“可上手的文物 可触摸的历史”开放性、浸润式校园博物馆学习场景——钱江宋韵馆,在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开馆,宋代五大名窑、龙泉窑,和宋茶文化、宋代书画及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古钱币等都可以这个校园博物馆里看到。

据悉馆内共计藏品百件,均由浙江省收藏家协会张北宁先生提供。学校“竺皙玥宋韵传承学生工作室” 的“掌门人”竺栖玥成为了这个博物馆的特聘学生馆长,博物馆的运营也将由“竺皙玥宋韵传承学生工作室”的孩子们负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这个博物馆的开馆,也正式拉开了新学期的帷幕,成为了全校学生的新学期第一课。

竺皙玥宋韵传承学生工作室” 的六个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和实地参观的形式提前学习了宋代“五大名窑”的风采,今天化身为小小讲解员,给大家介绍了馆藏的宝贝们。

比如馆内收藏了哥窑贯耳瓶,小小讲解员周诗倪告诉大家“贯耳瓶,不管瓶子整体形态如何变化,瓶身两侧这对竖起的大耳朵始终不变,这对大耳朵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最初是用来系绳提瓶的。”

小小讲解员李诺告诉大家,温碗的“温”其实是“温酒”的意思,它和酒壶一起使用。在这个温碗中倒入温水,可以让酒壶中的液体保温,像极了我们现在的保温杯。

另外,在今天的开馆仪式现场,处处可感“古今交融”的氛围: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多语言吟诵的《水调歌头》、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别具江南韵味的《梦回江南》和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展示,诠释着孩子们对于中国宋代五大名窑内在美的独特感悟,字里行间传递出对宋韵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全校学生还可以在学校感受宋式点茶、捏塑泥人、制作团扇,品尝和制作宋韵美食,参与围棋、投壶、拔河、蹴鞠颠球等互动活动。

“今天的开馆仪式,正是我们学校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在钱江宋韵馆里,原来一件件原本遥不可及的文物变成了‘可上手的文物’,我们也希望全市的孩子们具有国际视野的同时更具家国情怀,所以我们将通过APP预约、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全市的孩子们都能沉浸式体验钱江宋韵馆,触摸千年历史。”校长赵骎说。

橙柿互动记者 郭婧 通讯员 孟繁卉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